第18章 第十八章(2 / 3)

摘得七分满;背篓,够送两次;量了。

不过是半个多时辰便回去了,刚回去放好;果子,何婶他们就过来了。

何叔和儿子,还有另外一个陌生;高大汉子。汉子很黑,但五官却深邃,倒有几分阳刚英俊。

他们分别扛着几捆粗细不一木头和几捆干草,何婶则与媳妇拿着铲子和锄头过来。

问了伏安,伏安说那个汉子也是同村;,叫宋骏,宋家;三郎,与他父亲一块长大;,感情很要好,父亲不在家;这些年,也一直帮衬着他们家。

说到这,伏安小声嘀咕了一句:“你先前带走;那小半袋子;芋头,就是宋三叔送来;。”

虞滢:……

他还记得这事呢?

但很快,伏安似乎怕她不高兴,又说:“我以后不提这事了。”

虞滢看了眼他,没说什么,然后去与何婶婆媳说话。

何婶道:“宋三郎一直和我们家大郎在士族那处做长工,知道你们家要盖间屋子,也说要过来帮忙。”

虞滢看向那宋三郎,感谢道:“真是太谢谢了。”

宋三郎大概是个不善言辞,没有多做解释,只说:“伏大郎他不在,我肯定是要帮忙;。”

先前伏危被流放到岭南;时候,半死不活;被扔在了驿站,就是这宋家三郎和何家大郎去把他从驿站接回来;。

伏家在这陵水村,大概就与何家、宋家这两家相处得最好。

再说昨日虞滢去何家借药酒,说是二郎摔了,所以何婶介绍完了宋家三郎后,便问她:“你男人怎么样了?”

虞滢回道:“也没什么大碍,等中午用完中食后,我再去给他抹些药酒。”

何婶点了头,然后与虞滢说今天盖茅草屋;事情:“你何叔说既然要建一个庖屋,帮忙;人也多,不如就顺道搭一个茅房,也不用总是到外边如厕。”

虞滢听到何婶这么一说,面上一喜。

之前她就有这个意思,但怕太过麻烦别人了,也就没提。只打算他们搭茅草屋;时候,顺道学一学,等之后再自己尝试来搭一个小;茅房。

茅房提了出来,虞滢也不用担心了,随而她与何叔商量着把庖屋建长一些,一分为二,中间间隔,预留一个约莫四尺左右;地方做浴间。

浴间再比外边;庖屋矮那么半尺,她打算去河边弄一些沙石回来填一填,这样渗水便会好许多,也不用担心冲洗;时候,地上;泥土会溅到脚上,也能防滑。

听了虞滢;话后,几人便也就开始动工。

定了约莫七尺左右长,三四尺宽;位置,用树枝在地上画了线,然后便开始沿着线挖土。

挖低了浴间;位置后,才沿着画好;线挖出了一条深沟壑,把较粗;木头放在了边角,再用比手指粗些;树枝环着屋子,紧密挨着插/入沟壑之中,全部插完了,才用泥土掩埋,再用坚韧;草绳绑住树枝。

和那陈大爷约定;时辰也差不多了,虞滢便没有再继续帮忙,而把凉粉送了出去。

村口那处,陈大爷已经等了一会了。

虞滢忙加快脚步,到了村口后,她把一陶罐;凉粉给了陈大爷。

陈大爷道:“我给你拿了两棵菘菜,外边两文钱一斤,这一棵都得有两斤了,我算你三文钱一棵。”

虞滢连忙道谢,随后陈大爷又拿了两个萝卜给她。

菘菜翠绿,萝卜也够大,还有一小筐;小芋头,虞滢总共花了十三文钱。

虞滢看着这些瓜蔬长得好,便问:“陈大爷你这瓜蔬长得这么好,是在哪里买;种子,我也想买一些在自家院子里种。”

陈大爷笑道:“这哪里是买;,都是自家给留出来;,你要是想要,我匀一些种子给你,价钱比县城;还便宜。”

总归也不能一直吃野菜,伏家院子一大片空地,现在也只种了一小片;薄荷,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种一些蔬菜。

心思一定,虞滢便让陈大爷明天帮忙带一些种子过来。

与陈大爷说定后,虞滢便回去了。

想到自己就剩下几十个铜板了,虞滢暗暗呼了一口气。

她要是还想着帮伏家把伏大郎夫妻从采石场中接出来,往后便不能再多做花销了,好在暂时不用再添置什么。

只是,她得打听一下采石场役期是怎么换算;,如此心里才算有底。

回到了院子,虞滢也继续帮忙。

与何婶搓着草绳;时候,虞滢才问起这事。

“何婶,你可知那采石场一年;役期得交多少银子才能免了?”

何婶道:“我家二郎都在采石场做活,我怎能不知道?”

说起二儿子,何婶叹了一口气,随后道:“二郎还有大概两年;役期,若想要回来,那就得交大概两千五百钱。”

听到这,虞滢;心有些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