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2 / 5)

境 。

李斯警了一眼两位公子的身影 , 倾身压低嗓音道 ,“ 王上 , 若此事能晚几年到来 , 尚能让秦国喘上一口气 , 若它在今年内抵达 , 秦国刚灭了赵 , 代郡便乍然发生此事 , 非但会让齐楚燕三国 , 趁机散播 “ 秦灭赵乃逆天而行 「 之传言 , 还会让刚归顺的赵国百万之民 , 对我秦国转而产生质疑啊 …“

他对此事可能带来的流言忧心不已 , 不由抬首看向君王 , 以眼神询问 , 要不要设法让九公子再想愚办法 。

嬴政看着扶苏只稍稍凝滞一瞬 、 便抱着小崽继续朝前走去的背影 , 暗暗欣喜扶苏长进不少的同时 , 又朝李斯缓缓摇了摇头 。

君王并非贪心之人 , 两年来他始终秉持着一个原则 : 顺其自然 , 绝不给小崽半分压力 。

以自家小崽的赤子之心 , 但凡他能做到 、 能解决的 , 定会主动送来 ;

若他未送来 、 未插手的 , 便是凭他之力亦无法解决之棘手难题一一眼下这种情形 , 小崽心中已是万分难受 , 自己屹能再去火上浇油 ?

看着两个孩子的背影消失在殿中 , 他才起身负手 , 望向黑贺炼的夜空轻叹道 ,

“ 人力有尽时 , 仙力亦有尽时 …“

李斯闻言 , 便知晓王上笃定九公子亦无能为了 , 一时既感怀君王慈父之心 , 又不免心有戚姬焕 。

他跟着起身 , 站于君王挺拔的身姿后方 , 轻声提醒道 ,

“ 王上 , 臣听闻 , 当日李信将军带着李牧将军躲避赵国追兵之时 , 正是代郡数十庶民闻风赶来 , 为他们搬走了挡道之泥石 , 又将泥石填于身后道上 , 堵住追兵之道路

… 若他们此番尽数丧生于不知时日的天灾之中 , 二位将军不知会是何等悲痛 …“

“ 还请王上早日寻个妥帖的由头 , 让李牧将军与蒙恬二人暂缓前往代郡 , 切不可将此预言告知他们啊 , 不然 , 以李牧将军之心性 , 定会执意前往 …“

嬴政闻言 , 俊朗的面庞上浮起一丝苦涩的笑意 , 李斯这是担心李牧前往之时 ,

刚好遇到地动发作 , 大秦将损失一名刚到手的当世名将 。

可代郡还等着李牧二人前去驻守 , 暂缓前往 , 又能缓到几时 ?

他沉吟道 ,“ 寡人倒认为 , 眼下我等既已知晓此事 , 至少要保全代郡百姓的性命 , 明日 , 寡人会召大巫进宫占一卦 , 以赵国先前洪灾之事为伐子 , 寻个怨灵邪神作乱之名 , 先让当地百姓往北地其他郡县迁移 , 再下诏命各地郡守县令妥善安置他们 …

李斯垂眸飞快盘算了一番 , 忙上前道 ,“ 王上此计妙哉 ! 既是因怨恨赵王之邪神在作乱 , 在将代郡之民迁修后 , 这不期然的地动来与不来 , 皆不会有损朝廷威信 , 而待地动一过 , 朝廷自能以邪祟已除之名 , 让百姓重回代郡 …“

但他立刻又话锋一转 ,“ 可若这地动三五年迟迟不来 , 代郡广袭的牧原便只能荒置 , 朝廷将损失数十万头牛养马匹 …“

牲畜进食草料是有定数的 , 北地各郡每一片草原能养活多少头牲畜 , 自也是有定数的 , 若代郡百姓迁去旁的郡县 , 原先的那数万头牛羊马匹 , 只能设法先宰杀或售卖 。

拖的年头越久 , 朝廷的损失也越大 , 若地动迟迟不来 , 数十万牲畜是要损失的 。

嬴政拿手止住了他的话头 ,“ 牲畜往后还能再养 , 数十万人命若没了 , 却再无法死而复生 , 寡人心意已决 ! “

不知怎的 , 李斯听着这话 , 脑中竟闪过家乡那些被扔进寄死窑的考人 , 心间迅速涌起一阵情难自禁的颤栗感动 。

干百年来王朝更替间 , 底层人命向来是贱如草芥的 , 在牲畜与庶民之间 , 各代王侯毫无悬念会选择牲畜 。

牲畜能为贵族干活 、 毛能保暖 、 皮能制衣 、 肉能食用 , 比起庶民作用大得多 。

当年助秦穆公成为春秋霸主的百里奚 , 便是秦国以五张黑公羊皮换来的一一出

身寒微的百里奚 , 其治国之才半分不逊齐相管仲啊 !

可在今日 , 自家王上在百姓性命与牲畜利益之间 , 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

王上底气从何而来 ? 正是九公子为秦国带来的巨量高产粮种 、 让秦国见识些许日用之物有何等暴利 、 是秦国钱粮满仓带来的前途光明之希望 , 才让君王果断做出保民的决策 。

这般的秦国 , 岂会再二世而亡乎 ? 断然不会 ! 这般的秦国 , 只会让百姓拼尽全力守护 , 绝不让人破坏半分 !

想到这里 , 李斯激动地颤声道 ,“ 王上爱民如子 , 乃代郡万民之幸 , 乃天下万民之幸 !“

蒙毅眼下还听不到明赫的心声 , 自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