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面见玄奘(2 / 3)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075 字 2023-03-27

李泰打量着玄奘能看得出来玄奘并不是什么那让自己印象相当深刻的玉面小生。

真说起来,玄奘看起来更像是个在烈日下耕种多年的老农,皮肤仿佛是深褐色的老树皮。

至少玄奘的实际年龄,可比他外表的年龄要高的多。

只不过他目光中流露出来的几分的慈悲开悟之色让李泰有几分的心神荡漾。

不得不说,作为千古留名的高僧,自己看了玄奘一眼,或多或少就有几分想着自己好像去信仰佛教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的念头。

“见过玄奘法师!”李泰看着眼前的玄奘相当郑重的行礼。

“贫僧玄奘,见过魏王!”玄奘此刻看着李泰,目光之中也略带着几分的好奇与尊敬。

毕竟在玄奘离开大唐的时候,李泰几乎算是人生最低谷的时候。

如今唐僧回到了大唐来,却发现当初处于低谷的魏王,已经又成长起来,甚至把太子都给比了下去,成为大唐第一顺位继承者了。

所以这又怎么可能不让玄奘对李泰感觉到几分的好奇呢。

“玄奘法师,此次我来拜访您,并不是想要跟您探讨佛法,而是听闻您向天竺取经时,遇到吐蕃入侵天竺,所以便向您过来询问这相关的情况!”李泰沉声道。

“阿弥陀佛!”玄奘听到李泰的话,不由双手合十,反而言语之中多了几分释怀。

毕竟李泰提前约了玄奘,玄奘自然也是跟着身边的人做了准备的,知道魏王对佛法并不是很感冒。

所以,玄奘听到李泰约见自己,还以为李泰是想要替道家出头,没想到只是询问有关吐蕃的事情,心中到底是放松了不少。

只要不是涉及佛道冲突或皇家事就好办了!

玄奘倒也没有跟李泰隐瞒什么,把自己回来时,一路上在天竺的吐蕃见闻告诉了李泰。

比如说征兵劫掠啊,比如说给士卒分封土地啊,比如说拿到土地的士卒积极参战啊……

只要是李泰想要听的,玄奘倒也没有什么隐瞒的,基本都在李泰的细问下详细告知。

而李泰听到玄奘的话,心中或多或少却是有了几分的判断,

“吐蕃那边是准备进行土地改革吗?怎么听起来这么像是给有功之臣发放田地的军功爵制?吐蕃出大改革家了?”

李泰又没亲眼看到吐蕃施政的过程,同时在这方面的情报就又缺失了不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泰自然不知道,吐蕃借助针对戒日王朝的战争红利,渡过了改革最危险的阶段。

不过,李泰明白,自己不能把吐蕃当做游戏中的剧情事件。

他们也许蒙昧,但并不愚蠢,尤其三十万大军大败给王玄策这件事情对吐蕃来说实在是太过刻骨铭心了。

所以他们也在学习,也在改革,也想要变得强大。

若自己掉以轻心的话,那等到大唐解决掉了高句丽,薛延陀与西突厥之后,说不定就是一个已经完成了军事改革,消化掉了印度土地,想跟大唐一决胜负的吐蕃了。

就这一点上来说,吐蕃可不能小看。

毕竟在七世纪,总共也就崛起了三个帝国,一个是阿拉伯帝国,一个是大唐帝国,另外一个便是雪域帝国吐蕃了。

基本上大唐想要真正的控制西域,辐射中亚,那就必须要把吐蕃给解决掉。

否则青藏高原所带来的地理优势,对于大唐来说太危险了。

说实话,李泰对吐蕃没有仇视,甚至也没有灭亡吐蕃的意愿。

但为了大唐的安全,在自己死前,一定要把青藏高原拿到手里。

这应该就是干掉大唐周边三大国家后,下一步大唐要进行的战略。

就这点上来说,至少在大唐的战略转移前,大唐跟吐蕃间还是能友好交往的。

毕竟至少短时间之内,自己没有必要跟吐蕃闹僵啊!

“玄奘法师,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玄奘法师您能不能答应!”

李泰看着玄奘神色不由带着几分的从容,但言语中的语气却格外强硬。

“还请魏王言明!”玄奘听到李泰的话,心中不由苦笑。

都已经是不情之请,但魏王还是说出来了,自己真的有拒绝的资格吗?

“我会给与玄奘法师一定的资助,希望玄奘法师能够为了我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友好交流贡献一分力量。

希望您每年都派遣弟子前去与吐蕃交流佛法,我会负责提供法师徒弟,一路前往吐蕃的路引过所,以及丝绸之路上的一切食宿做好后勤工作。”

“阿弥陀佛,魏王有向佛之心,真乃是我佛门幸事!”

玄奘法师满眼慈悲,仿佛身后更是腾升起了佛光似的说道,

“我见魏王与我佛有缘,不如入我唯识宗如何?”

李泰听到了玄奘法师的话,倒是摇摇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