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援军来了?不,这是诡计(1 / 2)

陈谦就猜到自己的安排会让关羽觉得,自己打算要水淹鄱阳了,不过,那只是幌子罢了。 低声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关羽越听眼睛越亮,忍不住赞道。 “军师此计甚妙,此番,那孙策小儿算是活到头了。” “此番能否将孙策彻底留在这里,全看云长的了。” “军师放心,关某,必不负所托。” 关羽脸上的喜色一收,满面严肃的点了点头,随后便向陈谦告辞,他要做的事也不少,得提前去准备。 大帐之中,只剩下了陈谦一人。缓缓伸了个懒腰,陈谦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回,只要计划不出意外,孙策就是插上翅膀也飞不出去了。 什么?你问所有将军全都派出去了,大营谁来守卫? 呵呵,身为主帅的陈谦亲自坐镇,已经能免除大部分麻烦了。至于说孙策带兵来袭?孙策如果真有出城的打算,他也不至于在大营里枯坐五天了。 是夜,陈谦营中所有将军全都被派了出去。这么大的动静,除非周瑜的探子全都瞎了,否则不可能看不到。 不过,他们也只能打探到有许多人出营,仅此而已了。如果这都能被他们一一探明,那就不是探子,应该叫人造卫星了。 鄱阳城城头上,一名士卒忍不住打了个哈欠,紧接着,仿佛是连锁反应一般,其他人纷纷撑不住了,一时间,城头上哈欠连天。 冬日天黑的早,如今按后世时间来算,其实才刚刚傍晚六点钟的样子,但这些士卒却俱是身心疲惫了。 自家主公,那位战无不胜的小霸王,如今似乎被褪去了所有的光环。在面对刘备军时,屡战屡败,这已经极大的削弱了他们的信心。 再加上现在,对方的大军已经到了,虽然人家尚未做出什么动作来,可自家大都督连日来已经下了数次命令,要提高警惕。 这些士卒本来就紧绷的神经,因为周瑜的命令,更加的不敢放松了。 “刀疤老哥,你说这些人到底想干什么?” 为了不让自己就这么睡过去,一个守城士卒见四周俱是熟人,便偷偷和旁边的战友聊起了天。 那个被称作是刀疤的男人缓缓转过头,只见他脸上赫然有着一道长长的刀疤,从额角斜斜的划向下巴。 他是昔年跟着孙策平定江东的老兵了,这道疤也是当初讨伐严白虎时,被敌人砍伤的。 因为他资历老,平时为人也不错,所以大家都喜欢向他打听些消息。 “大都督都想不到的事,我怎么想得到?不过,就这么对峙下去,倒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哦?这话怎么说?” 旁边的人纷纷竖起了耳朵,毕竟这可是关乎自家性命的大事。 那名唤刀疤的士卒,仿佛很享受这般众星捧月的感觉,左右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道。 “听说,敌军这次,看似是来势汹汹,不过他们粮草不足。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不打仗,我们也不用拼命,等到对方粮草耗尽了,自然就会退兵了。” “不错不错,是这个道理。说句实在话,其实他们谁输谁赢,和咱们这些小兵有什么关系?能活着,比啥都强。” 刀疤的话,瞬间便勾起了其他人的共情,大家都是上位者用来夺取功名利禄的棋子,但他们同样也是人。生而为人,能活着,谁又会想死呢? 不过,他们也知道这番话若是被旁人听了去,自己等人怕是要小命不保。于是只浅谈了一番,便纷纷住了口。 不过,长夜漫漫,毕竟还是要聊些什么的,就在其他人准备开口的时候,城下却忽然“嗖”地射上来一支箭。 这支箭几乎是擦着那个刀疤的脸过去的,“笃”地一声,钉在了他身后的柱子上。 “敌袭!快鸣锣。” 到底是从战场上活着下来的老兵,那边箭失刚刚射进木柱,刀疤便反应极快的躲在了女墙后面,同时还不忘招呼队友,鸣锣示警。 “铛铛铛。” 急促的鸣锣声打破了长夜的寂静,连日来的紧迫让不少江东军都是着甲而眠的,此刻骤然听到示警的锣声,都是飞快的跳了起来。 事实证明,刀疤的谨慎并没有错,因为城下那一支差点要了他性命的箭,仅仅只是个开始。后面,还跟着一片铺天盖地的箭雨。 鄱阳南门被敌军夜袭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孙策的耳朵里。这些天来,他同样是没有睡好,因为陈谦迟迟没有任何动作,他都快有些神经质了。 此刻骤然听说敌军夜袭的消息,孙策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松了口气。终于来了,这些敌军要是再没有动作,孙策严重怀疑,自己会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被自己的脑补累死的主公。 “情况怎么样?不是说有敌军夜袭吗?人呢?” 整理好披挂后,就急急忙忙赶到城头的孙策还来不及仔细看,便发出了疑问三连。 因为不用着甲,所以比孙策先到一步的周瑜,见孙策来了,顺手将一支箭递了过去,同时面带不屑的朗声道。 “主公且看,不过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小手段而已,连趁夜放箭,暗带劝降书的把戏都用上了,我看这陈谦小儿,技穷矣。” 孙策在听到“主公”二字时,便明白了周瑜的打算。最近一段时间,军中士气不振,他如何能不知道?只是自己连战连败是事实,想要激励士气,可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眼下却是一个机会,反正,不管陈谦有什么计策,蔑视他就完了。至于能不能挽回军心,试试呗! 一念及此,孙策正想开口附和两句,以表明自己对于这一战的信心,忽然就听到了身后士卒满含诧异的声音。 “那是什么?” 众人随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原本该是漆黑一片